13
2015/03
分享
黑茶情緣——白沙溪
發布時間:
2015-03-13 12:00
來源:
黑茶情緣——白沙溪
憶往昔,與白沙溪相識是在2012年,當年的吾輩還在銀行進行著高度模塊化的金融生涯,某個初冬的夜晚,會畢與同事聚餐,問眾同事:“想喝什么酒?”這時,只聽一同事笑曰:“亂世喝酒,盛世喝茶,今兒晚上會議太耗精力,不如喝喝茶,補補氣,我這有一好茶,晚上喝了不但不會睡不著,還能促進睡眠,吐故納新”。吾輩遂好奇問曰:“何茶,如此神奇。”同事笑答曰:“先喝再說。”吾輩曰:“好,服務員,上茶具。”于是乎同事于瓷罐中取出一些散茶投入蓋碗之中,只見這干散茶,烏黑油潤,帶有奇香。吾輩好奇問曰:“此為何香?”答曰:“松木熏香。”,之后同事便取沸水沿蓋碗壁緩緩倒入,只見茶氣涌現,一股靈動的松木香撲鼻而來,使人如癡如醉,待同事洗茶醒茶40秒左右,吾輩便迫不及待,握杯細品,入口,好一個綿滑、鮮爽、柔和,接踵而至的便是那松木香和茶葉清香交織糅合由喉頭上涌,送入鼻中,美美的一個茶嗝,淡淡的回甘便在舌間喉間游蕩,讓人意猶未盡,欲罷不能,遂跟著茶興,慢慢品嘗,只覺這茶香與松木香如縷如煙,縈繞口中,似化不化,時而像初生嬰兒般甜美可愛,時而像中年人般芬芳馥郁,時而像老年人余韻沉香,由濃轉淡,由醇轉甜,千變萬化,森羅萬象,品上幾泡,好不快活,一恍惚,驚覺,已是半個時辰過去,大喊一聲“好茶”,遂急切地問同事:“此為何茶?”同事笑答曰:“黑茶極品白沙溪天尖。”自此,吾輩便與這白沙溪結下了這不解的黑茶情緣。
此后,吾輩對白沙溪黑茶,情有獨鐘,念念不忘,輾轉反側,獨自思量,何不辭去銀行職務到白沙溪求教去,這樣一箭雙雕豈不快哉,既可以每日喝到黑茶極品白沙溪黑茶,又能去真實感受一下這白沙溪黑茶的奇妙之處。
有想法便行動,2012年末吾輩有幸與白沙溪正式結緣,首當其沖,便是進入生產中心,對這神秘的白沙溪黑茶一探究竟,感受著白沙溪前輩的淳樸與熱情,吾輩在茶海中流連忘返,吾喜那七星灶煙霧繚繞,滿滿的松茶之香充溢房中若置身蓬萊仙境;喜那壓制車間渾厚陽剛,一氣呵成的制茶的哐哐之聲;喜那手工剔撿中心老者們剔撿茶葉的全神貫注,精益求精;喜那傳統手筑茯磚車間豪邁揮灑的力量之美;喜那千兩茶制作車間伴著千兩茶號子眾力踩制千兩茶的團隊精神;喜那包裝車間對包裝工作的柔婉細膩;喜那發酵車間的黑毛茶如《石灰吟》一般“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茶之自我奉獻犧牲精神;喜那烘房整齊安放的茶磚在不同時間發出的不同的異香。
在這陶醉于生產中心的自我中,時間如白駒過隙,我的學習期滿,我輕輕的揮手暫別了我熱愛的生產中心,來到了銷售中心,來到了絲綢之路的樞紐,來到了第二亞歐大陸橋的橋頭堡大美新疆,初至,感受到白沙溪與邊疆文化的結合,又是一番異域風情,這里是黑茶消費地的源頭,這里是多民族融合團結的大地,這里有奶茶,這里有三炮臺,這里大口吃肉大碗喝白沙溪茯茶,這里家家嗜白沙溪茯茶如命,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
拌面館、抓飯館、各式清真餐館,每桌都有一銅壺,盛放著熱熱的濃濃的香香的白沙溪茯茶,隨手提起銅壺,拿一大瓷碗,豪氣的將茶水往碗中千秋一擲,便端起那白沙溪茯茶水入肚,好一個豪情萬丈,好一個“不怕那大肚好漢,最喜那常勝將軍。”
吾輩也喝過那奶茶,那三泡臺,不免文人墨客,煮茶論道一番,且聽我細細說來,先說那哈薩克奶茶,我們勤勞好客的哈薩克朋友一日三餐都喜歡喝上一碗濃香的奶茶,一大勺奶子入碗,之后碗中灌滿白沙溪茯茶水,再添些奶皮子撒些紅花,一碗哈薩克奶茶便橫空出世,緩緩入口,奶香茶香紅花香層次感分明,一點點的進入味蕾,暖胃祛寒飽肚,這種感覺,很甜很美很幸福,實乃不可多得的一份佳肴。這份佳肴,非安化白沙溪338克特制茯磚,非新疆的奶子、奶皮子、紅花的陰陽融合就尋不到這哈薩克奶茶特有的異域風情。
緊接而至的便是這回族傳統茶點三泡臺,一把搗碎的白沙溪茯茶,一大塊冰糖,幾粒新疆葡萄干,倒上沸沸的新疆水,一份三泡臺就映入眼簾,提杯入口,淡淡的菌花香茶香葡萄干香涌入鼻尖,冰糖合著茯茶,使這甜蜜的液體,甜而不膩,溫和柔滑,再嚼上幾顆葡萄干,便構成了一幅浮世繪,使人心曠神怡,飄飄然若羽化登仙。
說到此,不盡望茶生津,歌曰:“走過了南北西東,也品過了許多名茶,靜靜的想一想啊,我還是最愛我的白沙溪,小二上白沙溪黑茶,咱們喝茶去咯!”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