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21/10
分享
2021湖南茶葉鄉村振興“十大領軍企業” 白沙溪:初心可抵歲月鎏金 茶香可穿萬里茶道
發布時間:
2021-10-14 10:33
來源:
依“三農”而生,攜鄉村而興。
1939年,白沙溪茶廠第一任廠長彭先澤,回到家鄉安化縣小淹鎮,租用老作坊,創辦了“湖南省磚茶廠”。2007年,白沙溪改制重組成立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年產品銷售從幾百萬元到年銷售達3億元,從零稅收到累計上繳國家稅費2.85億元,帶動產業增收20億元以上,帶動10萬農戶脫貧奔小康。
近百年間,從資江邊的一個茶鄉小鎮建廠,白沙溪見證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新時代,白沙溪在改革大潮中勇立潮頭,在脫貧攻堅中擔當作為,先后榮獲全國供銷合作社系統先進集體、全省先進基層黨組織、湖南茶葉千億產業十強企業、省級扶貧龍頭企業,安化縣助力脫貧攻堅典范企業,中國茶葉行業百強企業,國家民委十三五民族貿易與民族特需用品生產百強企業。中國馳名商標,湖南老字號,民族經濟發展邊茶老字號……
(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的白沙溪)
如今,白沙溪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優勢,以“不歇腳”的勁頭踏上攜手鄉村振興的新征程。
變產區為景區
打造茶旅文康一體化發展標桿
“鄉村振興”這篇文章怎么寫?
“以茶帶旅,以旅助茶,打造茶旅文康一體化發展標桿,帶動鄉村發展”——這是白沙溪早在2010年就提出的發展思路。
公司從2010年開始,持續6年投資2.7億元建設白沙溪黑茶文化產業園,總建筑面積33077平方米,新建4棟現代化生產車間、2棟毛茶倉庫、1棟綜合大樓和白沙溪黑茶博物館、千兩茶王景觀塔、黑茶人文浮雕、黑茶文化長廊、觀瀾琥珀居、沿江風光帶、五十年代老廠房等十大特色景點,集茶葉生產(加工)、科研、銷售、茶文化傳播、旅游、江景貴賓樓等為一體,是國內首個按照國家旅游景區標準打造的“茶旅一體化”黑茶文化產業園。
(白沙溪茶碼頭)
2016年,白沙溪黑茶文化產業園成功申報國家3A級旅游景區,被譽為鑲嵌在安化東大門的黑茶明珠,成為安化茶旅必經第一站。
從民族邊銷茶到異軍突起暢銷全國,安化黑茶受熱捧的背后離不開厚重歷史的“加持”。安化千兩茶、天尖茶、茯磚茶制作技藝均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白沙溪獲評安化天尖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保護單位。
“推廣是為了更好的傳承保護。”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新安介紹,非遺技藝成為貧困農戶走出貧困的絕佳手藝。
(由老廠房改造的大師工坊)
2012年,白沙溪開放千兩茶踩制車間;2014年,白沙溪大師工坊掛牌成立;2013年,成立白沙溪商務學院;2018年,投資400萬元建設白沙溪非遺技藝館……近年,白沙溪先后投入1000萬元建設制作、茶藝、茶歷史學習培訓基地6個,聯合舉辦各類活動達100余場所次,提升了茶旅特色,為行業培養技術人才上萬余人。
(在白沙溪鈞澤園有機生態茶園,采茶笑開顏)
傳承安化黑茶傳統制作技藝的同時,公司改造黑茶生產清潔化標準化現代化生產線7條,建立現代化烘房48間,年產能達2萬噸,年產值達4.5個億元,年收購儲存黑毛茶原料15萬擔,年均為農戶增收1.5億元以上。
在白沙溪,我們看到曾助力貧困村、貧困縣脫貧摘帽的扶貧車間正續譜鄉村振興,繼續發光發熱。據統計,常年用工達800余人,年發放工資獎金等達3200萬元。
變茶園為公園
打造生態茶園示范基地
資江邊,白沙溪廠區沿江水南岸一路延伸。臨江對岸則是清代兩朝重臣陶澍文化園陵,湖南著名教育家彭國鈞及其子白沙溪茶廠第一任廠長、中國黑茶理論之父彭先澤的家鄉與靈寢地。
自然與歷史似乎格外“厚愛”白沙溪,白沙溪也不負眾望,積極打造生態有機茶園,將茶園裝點為一道靚麗風景線。公司以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茶園基地,打造有機生態茶園6個,建立合作社5家,發展茶園基地12000畝,帶動10萬農戶種茶增收。
(林中有茶,茶中有林)
2012年,白沙溪投資1000萬元將彭國鈞、彭先澤父子靈寢地——小淹沙灣村網形山開發建設有機生態觀光茶園3000畝,取父子名中字為“鈞澤源茶園”。成立安化縣鈞澤源茶葉專業合作社,投資500萬元于基地建設毛茶初制加工廠,在全縣率先形成“山上采茶山下制茶”原料加工清潔化生產,與公司產業園區形成“從茶園到茶杯”全程茶旅線路。
山上體驗采茶、山下學習制茶、品味茶農美食,新奇的旅游體驗讓前來參觀考察的游客絡繹不絕。從而小淹陶澍村的300戶、600名茶農也得以就近就業,循環增收。鈞澤源茶園也被評為“安化縣最美生態茶園”、“湖南現代化農業特色省級示范園”。
2016年,公司又新建小淹鎮肖家村“東澤茶園基地”500畝,樂安鄉茶園基地1000畝,改造梅城鎮團云界荒山茶園1000畝。據統計,僅通過土地流轉合作入股或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社等模式,實現帶動茶農800戶3000人就業,農戶們在家門口也能勤勞致富。
(美麗的白沙溪古茶樹茶園)
2018年,公司又投資2000萬元建設白沙溪古茶樹茶園和茶碼頭江景茶室,移栽上百顆百年老茶樹,提出“健康茶生活 樂享白沙溪”主題,精心打造“谷雨采茶節”、“臘八豬蓬元帥節”、“踏春游園茶禮節”、“資江映月篝火晚會”、“千兩茶開杠大典”“探秘白沙溪 尋道黑茶源研學之旅”等茶旅項目,從生產加工、營銷體驗、科研教育、研學實踐、歷史溯源、文化娛樂、考察交流、旅游觀光等全方位呈現,吸引了更多專家學者游客慕名而來,年接待參觀旅游考察交流達18萬余人次。年帶動茶產業相關的篾業、棕業、包裝、運輸及餐館、食宿等產業鏈增收1億元以上,實現了茶旅文融合、多產業的欣欣向榮。
變域名為品名
科技賦能,品牌帶動
一片“白沙溪”,半部黑茶史,打造白沙溪品牌“進行曲”。
公司積極打造白沙溪品牌,堅持每年投入品牌推廣費用不低于銷售收入8%-10%,每年參加全國各地茶博會、品茗會、茶話會、營銷峰會、茶健康論壇達80余場次,建立全國各地白沙溪品牌專賣網點達3000家,產品暢銷全國各省市、港澳臺地區和國外20多個國家。
(白沙溪天茯茶)
因茶置縣的安化,“山崖水畔,不種自生”“林中有茶,茶中有林”,每個山頭都有其土壤、水分、海拔、內含礦物質成分區別。白沙溪還巧妙突出安化“山城”的特色優勢,以山頭特色+山頭文化+山頭土地流轉打造山頭單品,“一山一品一子品牌”、“一特一引一幫扶”,助力鄉村經濟振興。
早于2011年,白沙溪就推出“將軍茯”子品牌,通過十年精耕細作,該子品牌與肖家山老兵茶園、天子山生態茶園等3個茶葉合作社,陸續推出了將軍茯“將1號 ”、“將2號”等多個系列單品,年產品銷售達1500萬元。
2014年,推出“鈞澤源”子品牌,招商引資參與土地流轉運作。2017年推出首個團云界莊園文化品牌,并打造團云界莊園,建成休閑度假養身勝地。2018年,與中南大學聯合研發“益生元”子品牌,主攻健康養生功能茶品市場。
(鈞澤園有機生態茶園)
白沙溪深諳“品牌再響,質量為基”的道理。公司建立了QS質量體系全覆蓋,從茶園原料到加工制作到產品成型到消費環節全程質量管控追索體系、質量安全體系,生產關鍵技術關鍵點控制體系,建立車間生產崗位與生產線的操作指導流程與細則15項110多條,各部門車間、各工作崗位工作說明書87個共951條。
此外,參與起草制訂安化黑茶湖南省地方標準14個,國家標準9個。推動了安化黑茶、湖南黑茶直至中國黑茶的標準化進程。樹立和完善白沙溪品牌誠信體系,增強品牌影響力。白沙溪較品連續12年榮獲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金獎。白沙溪評為益陽市首屆市長質量獎。白沙溪商標為中國馳名商標。
白沙溪多年來先后獲得各項發明專利120余項,省市獎項30多項。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主持、白沙溪茶廠參與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為黑茶生產技術創新與市場開拓提供了堅實的科技理論支撐。白沙溪科研團隊完成的《天茯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湖南省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填補了益陽市20多年以來在科技發明獎項中的空白。
為推動行業高質低氟茶的生產與質量研究,公司先后面向全行業開展黑茶氟檢測實操培訓3期,建立低氟茶產品原料基地數據庫,開展低氟茶產品生產制作方法探討研究。2019年,《降氟揉茶機及降氟揉茶系統》《一種降低茶葉氟含量的茶葉制備方法》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降氟揉茶機及降氟揉茶系統》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為全行業產業發展提供了有效的科技支撐,引領產業有質量的快速發展。
(劉仲華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現場)
2021年3月18日,劉仲華院士工作站揭牌儀式在白沙溪茶廠成功舉行,這是中國首家黑茶院士工作站。無疑,白沙溪將開啟科技賦能新篇章。
“安化黑茶這一片‘小茶葉’,成就了一個‘大產業’,希望白沙溪茶廠以院士工作站掛牌為契機,立足資源優勢,推動安化黑茶高質量發展。”揭牌儀式上,安化縣委書記劉勇會信心滿滿地說。
未來,如何將“鄉村振興”這篇文章做得更好?
白沙溪人以實踐作答:初心可抵歲月鎏金,茶香可穿萬里茶道。
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