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2022/01
分享
劉仲華院士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發布時間:
2022-01-15 13:56
來源:
湖南農業大學
近日,教育部正式公示第二批“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認定結果,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院士領銜的茶學教師團隊入選。劉仲華院士近期也被農業農村部授予中華農業英才獎。
(劉仲華院士團隊合影)
茶學學科是湖南農業大學的特色與優勢學科,1958年由我國著名茶學專家陳興炎教授、朱先明教授、陸松侯教授等創辦。1978年全國首批開始招收茶學研究生,1981年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93年全國第二個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5年建立博士后流動工作站,2003年獲園藝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茶學教師團隊具有與湖南農業大學并行的建設歷史,近20年來,在團隊負責人中國工程劉仲華院士的帶領下,團隊成員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取得了顯著的團隊建設效果。
夯實立德樹人底蘊 踐行教書育人職責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多年來,湖南農業大學茶學教學團隊始終秉承“教育強國、產業興國、矢志為民”的紅色基因,以培養農業現代化的領跑者、鄉村振興的引領者、美麗中國的建設者為目標,堅持“姓農為農、連農帶農、立農為農、強農興農”的初心,扎根湖湘大地,服務“三農”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批又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高素質人才。學生在國家級、省級競賽榮獲130多項榮譽,獲得國家級、省級創新創業項目8項以及校級創新課題等91項。
(劉仲華院士在白沙溪解讀安化黑茶健康密碼)
團隊始終堅持將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學,聚焦“服務三農”初心,不斷強化農業實踐教育,持續推動一、二、三課堂協同育人,推進課程、教師、學生深入農業一線,不斷豐富課程教學內容,重構課程教學體系,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形成教學、科研、生產實踐的良性互動機制,建設了一批精品教學資源,被全國農林院校廣泛借鑒。《中國茶道》《中華茶禮儀》被認定為首批國家一流本科課程,在中國大學“愛課程”網上累計學習者突破40萬人次;《茶學實驗課3(茶葉審評與檢驗)》入選湖南省線下一流本科課程,《茶識?茶韻?茶悟》入選湖南省首批課程思政改革項目。面向現代農業發展動態和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開設了《大學閱讀綜合教育》等具有新農科特質的通識課程;團隊成員編寫國家級規劃教材5部,省部級教材專著8部,其中《茶葉生物化學(第三版)》《茶葉審評與檢驗(第三版)》與《茶葉審評與檢驗(第四版)》課程教材榮獲全國高等農業院校優秀教材獎。團隊成員獲得“全國茶學專業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大賽”一等獎3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國家級和省部級教學改革項目9項,茶學專業先后獲批教育部“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 科技創新成果斐然
聚焦國家重大戰略,主動服務地方優勢產業,敢為人先,開拓創新。近10年,團隊成員先后承擔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農業部部門專項和湖南省重大科技專項和攻關項目等100多項,年均到賬科研經費1000萬元以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湖南省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和首屆湖南省科技創新獎1項等30多項國家及省部級科技獎勵。選育的“湘妃翠”通過國家茶樹新品種審定,“東湖早”通過湖南省茶樹良種審定;主持或參與制(修)定國家標準及湖南省地方標準20多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0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SCI收錄100多篇);建成了一批高層次科技創新平臺。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三高四新”等國家和省級重大戰略,主攻茶葉加工與資源利用研究,致力于提升茶葉加工技術水平、提高茶葉資源利用率和產業綜合效益。創新黑茶加工理論與技術體系,有效提升了我國黑茶科技水平;創新茶葉功能成分和速溶茶綠色高效提取分離純化技術體系,顯著提高我國茶葉深加工技術水平及產業規模與效益。
(劉仲華院士在白沙溪鈞澤源茶園指導茶葉加工)
聚焦現代高效農業和大健康產業的國家戰略,突破植物資源高效利用關鍵核心技術。團隊成員在植物功能成分發現與作用機制研究、植物資源發掘與定向培育研究、植物功能成分高效利用與產品創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創新植物功能成分高效利用技術體系,有效推進了我國尤其是武陵山片區特色植物資源深度開發,實現了特色植物資源利用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打造了湖南在特色植物資源開發利用領域的全國產業中心地位,顯著提升了我國植物提取物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知行統一服務社會 潛心奉獻“三農”
立足區域特色產業,服務“三農”。團隊成員始終堅守農業生產第一線,團隊成員擔任科技特派員、萬名工程、科技副縣長等職務,長期服務“三農”,以自有科技創新成果服務區域產業經濟發展。在團隊負責人劉仲華院士帶領下,團隊研究成果創新了黑茶加工理論與技術體系,引領我國黑茶科技進步、驅動黑茶產業快速發展為中國第二大茶類,有效提升了我國黑茶科技水平,強力推進中國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打造了中國茶葉十大區域公共品牌-安化黑茶,推進湖南黑茶產業從不足1億元發展到240多億元,實現了產業規模與效益同步跨越。
(劉仲華院士工作站白沙溪黑茶實驗室)
主推進協同創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團隊負責人劉仲華院士于2013年7月牽頭組建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協同創新中心”,2019年9月牽頭組建國家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團隊成員均承擔了“中心”有關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的工作,主動服務植物資源高效利用產業,促進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地方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同向同行、同頻共振。
堅持改革創新 加強團隊建設
團隊秉承團結協作的優良傳統,呈現持續發展的巨大潛力。團隊負責人劉仲華院士,既是國內外著名茶葉專家,也是出色的領導者和實踐家,具有很高的學術造詣、創新性學術思想和出色的組織協調能力,在團隊中發揮重要凝聚作用。堅持以服務“三農”為宗旨,以重大課題和創新平臺為依托,形成高效率的學習和創新共同體,不斷培養知農、愛農、為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團隊先后入選教育部、農業部創新團隊,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為劉仲華院士團隊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