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2022/01
分享
對話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仲華:做強中國茶區域公共品牌 助力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
2022-01-27 10:18
來源:
中國是茶的故鄉、茶文化發祥地。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建高質量的茶葉區域公共品牌。只有積極適應和把握新常態,堅持創新驅動,積極轉型升級,以市場為導向,以品牌為引領,才能實現茶產業更加健康、更高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
近期,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主任劉仲華教授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解讀如何做強中國茶產業公共品牌,助力鄉村振興。
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學術委員主任劉仲華做客人民網視頻訪談
科技與文化聯動,推動茶產業轉型升級
以茶興業、以茶富民。小小的一片葉子,承載一段歷史,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湖南安化,也稱“中國黑茶之鄉”,數十萬貧困人口因茶脫貧、因茶致富。在10余年的時間里,安化黑茶依托悠久的生產歷史、創新的加工工藝、深厚的文化底蘊,走出了一條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如何讓擁有千年悠久歷史的黑茶,能夠從山溝溝里面走向老百姓的生活?
談及安化黑茶產業成功的關鍵,劉仲華將其概括為兩方面:一是政府、行業、企業聯動,持續打造安化黑茶區域公共品牌;二是科技與文化聯動,推進安化黑茶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提升品牌影響力。“把產品融入老百姓的生活,是安化黑茶成功的關鍵所在。”劉仲華說。
在訪談中,劉仲華多次提到“科技與文化聯動”的作用。在劉仲華看來,安化生產、加工黑茶已有上千年的歷史,不論是從科技的角度,還是文化的角度,安化黑茶都有很深的底蘊。想要助力安化黑茶“走出去”,就要依托科技與文化的融合。不僅安化黑茶如此,要想實現中國茶產業高質量發展也應如此。
劉仲華指出,在科技層面,要把茶的品質做好,從技術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三方面,對茶產業進行轉型升級。要通過生態有機的栽培理念、綠色安全的病蟲防控技術、現代精湛的加工工藝技術,把茶產品打造成為真正為老百姓所欣賞的好產品,保障質量安全,讓茶產品好看好喝。在文化層面,要關注茶文化融入茶產品與茶品牌,因為茶是具有文化屬性的,要通過文化的挖掘與弘揚,進一步演繹茶產品與茶品牌,助力我國茶產業走得更健康,茶產品走得更遠。
“科學家通過科技創新將茶產品做到極致,也需要通過文化去傳播,使茶產品廣為人知。科技與文化的聯動,會讓產品品質的魅力得到更好的傳播,讓品牌能夠傳播得更遠,讓人們能夠通俗易懂地了解中國茶所具有的科技內涵、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推動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劉仲華總結。
政研學產商聯動,打造區域公共品牌
品牌響則產業盛,品牌強則產業強。茶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創建高質量的茶葉區域公共品牌。
“品牌的魅力是讓我們的產品能夠走得更遠,把產品打造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產業。只有產業做起來了,產品才能夠形成規模,才能形成效益,才能夠富裕一方百姓。”茶業品牌建設,是劉仲華尤為看重的一點。他強調,茶產業發展要高度重視品牌建設,尤其是打造區域公共品牌,借助區域公共品牌的力量把產品推向市場。
談及打造茶葉區域公共品牌的路徑,劉仲華指出,公共品牌要由政府來倡導,由政府、行業、企業、茶農形成一個整體,政研學產商聯動,集聚所有的資源來合力打造。他同時指出,在強力打造區域公共品牌的過程中,要著重培育一批具有市場帶動力的龍頭企業集群,由政府輸血轉換成為龍頭企業造血,從而形成良性互動。
據了解,2021年12月22日,劉仲華院士工作站、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共同發起“為人民做好茶,讓人民喝好茶——2022‘人民的茶’年度活動倡議”,呼吁全國各大茶產區、各大茶企以及從事茶文化、茶科技、茶產業的全體同仁,以為人民做好茶為宗旨,以讓人民喝好茶為目標,共同打造人民喝得起的中國好茶。
談及倡議發起的初衷,劉仲華指出,如今,中國茶產業高速發展,茶園面積迅速拓展,產業產量快速提升,已擁有六大茶類且豐富多彩、不同品質的茶葉產品提供給消費者。然而,在這一背景下,也出現一些新問題值得社會廣泛關注:在茶產品高檔化、高端化的趨勢下,會讓老百姓對好茶產生一種“恐懼感”,未來老百姓是否還能喝得起好茶?
“我們要給消費者生產出安全、好看、好喝、實惠且滿足他們需求的好茶,把生產端與消費端打通,讓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加盟進來,把更多好茶送到百姓手中,幫助他們追尋幸福美好的生活。這就是我們提出倡議的初衷所在。”劉仲華說。
(來源:人民網)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