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2015/07
分享
黑茶飄香世博園 傳遞健康新風尚
發布時間:
2015-07-07 12:00
來源:
歐洲時報
黑茶飄香世博園 傳遞健康新風尚
在中國,茶葉不僅僅是一種飲品,更是一種文化,一份健康。千百年來,中國人愛茶、品茶,而茶文化也潤養了華夏子孫,醞釀了中華文明。“茶祖在湖南,茶源始三湘。茶為國飲,湖南為先。”湖南作為茶葉的起源地,其制茶、飲茶的歷史可追溯到中國茶文化的源頭——茶祖神農。至漢唐時期,產自湖南安化的“渠江薄片”因享有“煮之無滓而芳香異常”的美譽,而被中國皇室選入貢茶之列。安化黑茶在中國古代因具有祭祀、醫藥、禮儀、膳食、邦交等多重角色,成為中國傳統茶文化的典型代表。因其制作復雜,集合中國古老的祭祀、中醫、膳食文化,通過采摘、炒制(殺青)、揉捻、發酵、烘焙、蒸制、晾曬干燥等多重工藝煉制而成。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 年),安化黑茶被正式定為官茶,貯邊易馬。
(歐洲時報專題報道)
隨著米蘭世博園區湖南周的開幕,一件件精美絕倫的湖湘工藝品,一支支動人的民族歌舞點燃了世界的激情。訪客對精湛的湘繡贊不絕口,也被湘西音樂的魅力深深吸引。而來自湖南的安化黑茶,更成為訪客品味的明星產品。
(白沙溪茶藝文化展演)
(茶藝師向游客敬茶)
黑茶,因成品茶的外觀呈黑色而得名,是中國六大茶類之一。湖南省安化縣素有“茶鄉”的美譽,產茶、制茶歷史悠久。明萬歷年間朝廷頒布的《安化黑茶章程》,正式把安化黑茶定為運銷西北的官茶。明末清初,晉陜甘鄂湘等地茶商紛紛到安化經營茶葉,安化境內茶行、茶號因此也日益繁盛,形成了“茶市斯為最,人煙兩岸稠”的繁榮景象。
(外國游客愛上白沙溪黑茶)
黑茶中含有較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此外還有蛋白質、氨基酸、糖類等多種物質,對主食牛羊肉、奶酪等高熱量食物的人群健康大有裨益。在中國乃至亞洲,黑茶都是愛茶人心中的茶中之王,因其降脂抗癌、抗氧化、降血壓、殺菌消炎等功效,在中國更成為一種品茶風尚。也正是因為這一特點,湖南省茶葉集團旗下的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帶著精心制作的黑茶來到米蘭,向歐洲和世界介紹這一引領中國健康風尚的優質茶類。
湖南省茶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彭雄根在接受采訪時說,安化黑茶具有消食化膩、解青稞之熱、除牛羊之毒等功效,受到以青稞及牛羊肉為主食的西北民眾青睞,并被視為“生命之飲”,暢銷西北。在古絲綢之路上安化黑茶作為“茶、絲綢、瓷器”中國三大出口商品之一,隨著商賈駝鈴逐漸成為世界飲品。今天中國不僅把黑茶帶到了米蘭,也讓中國茶文化來到米蘭,白沙溪茶廠的茶藝師在世博的舞臺上展現中國傳統精湛的泡茶工藝,讓訪客一飽眼福的同時得以試飲品味。
(湖南省茶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彭雄根向歐洲時報記者介紹黑茶)
彭雄根表示,歐洲對中國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了解尚淺,因此對茶葉的需求較少。我們來到米蘭就是想把中國的茶文化帶到歐洲,讓歐洲到欣賞中國茶葉之美。此次參加世博,湖南茶葉集團希望借此平臺能讓更多的人認識黑茶,愛上黑茶,為今后黑茶出口至意大利乃至歐洲做好準備。據悉,在湖南周為期 5 天的展期中,從中國遠道而來的茶藝師向訪客表演中國茶藝,向世界民眾展示安化茗茶的千年魅力。安化黑茶飄香世博,茶藝表演向世界民眾更直觀地展現了湖湘品茶習俗,展現了湖湘文化魅力。
■ 歐洲時報記者廖曼伶米蘭報道
上一頁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