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21/02
分享
白沙溪安化黑茶茶旅文康產教融合創新基地三年規劃
發布時間:
2021-02-21 09:28
來源:
一、前言
2021-2023,是中央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目標的交匯點,是實現全面小康崇高使命時代,安化縣委縣政府以實施茶旅文康一體化發展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富民強縣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
茶旅文康一體化是一種建立在茶產業與旅游產業基礎上,以茶文化與康養旅游為相關配套服務業融合發展的新型模式。這種發展模式的中心為“茶文化”,發展基礎為安化黑茶產業優勢,發展動力為現代全民健康市場需求,發展目標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生活和精神需求,創造更多更美的茶旅文康就業崗位,帶動全面小康建設。在這種模式下,茶文化旅游為其主要內容,產教融合一體化發展為主要發展路徑與方略,以產業化導向推動茶產業鏈的全方位形成,從而綜合利用茶資源與茶文化、茶科研以及攜手引進科研院校開展科學技能教育,面向中小學生開展課外實踐教育,面向職業工人開展技能教育,面向國內外游客開展文化旅游,已經逐漸成為一種備受歡迎的新型旅游模式。通過幾年的培育建設與引導推進,茶旅文康一體化已成為時代發展必然趨勢,實現茶產業轉型升級的廣闊前景,帶動安化縣縣域經濟發展的現實需要。
2020年1月安化縣委縣政府在“茶旅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茶旅文康”一體化發展戰略,由單車道變為多車道全產業鏈的產業化發展戰略。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在縣委縣政府的政策指導下,結合81年歷史老廠歷史文化與資源優勢,聯合國內茶葉專業高校院所共同打造安化黑茶茶旅文康產教融合創新基地,2020年11月,湖南省發展改革委員會、省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入選湖南省白沙溪茶廠為全省第一批建設培育的“湖南省產教融合型企業”。
二、基地聯合單位介紹
1、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坐落在雪峰山脈東北端,位于清代兩江總督陶澍故里――安化縣小淹鎮。公司始創于1939年,前身為湖南省白沙溪茶廠(國有)。第一片黑磚茶、第一片茯磚茶、第一片花磚茶均誕生于白沙溪,至今一直為全國邊銷茶定點生產企業和國家邊銷茶計劃儲備企業。2007年改制重組,建立集茶葉收購、加工、科研、銷售、茶文化傳播、旅游于一體的股份制企業。公司廠房占地8萬平方米,可倉儲原料15萬擔,年產能2萬噸以上,黑茶清潔化生產線和茶葉設備研制技術全國同行業領先,擁有茶園基地12000畝。
主要產品有黑磚茶、花磚茶、茯磚茶、天尖茶、千兩茶、高端禮品茶、快捷直泡茶、個性定制產品八大系列200多個品種,產品暢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日韓等地,是21世紀的健康之飲。
2012年,公司啟動《年產1.5萬噸優質安化黑茶清潔化生產線建設項目》,總投資2.5億元,占地8.8萬平方米。建設新廠房4棟、倉庫2棟、綜合辦公大樓、茶文化長廊、白沙溪茶包碼頭、鈞澤源生態茶園、非遺技藝館等獨特景點。公司已建成全國一流的集黑茶加工生產、科研教育、歷史博物館、黑茶體驗、茶園基地、安化黑茶標志性建筑、茶文化旅游于一體的白沙溪黑茶文化產業園,國家3A景區。
2、湖南農業大學劉仲華院士工作站:
2020年9月29日,劉仲華院士工作站由中共湖南省委組織部、省科技廳、省科協認定成立,有效期3年(2020.9-2023.9),安化縣茶旅產業發展服務中心為依托單位,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湖南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為聯合共建單位。
劉仲華院士工作站在安化成立,是為了充分發揮院士的領軍帶動作用,在戰略咨詢、項目合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方面加強與院士團隊的合作,把工作站建成為引領創新發展的平臺,助推安化黑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3、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辦學始于1903年10月8日創辦的修業學堂。1951年3月由修業學堂發展而來的湖南省立修業農林??茖W校與湖南大學農業學院合并組建湖南農學院,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校名。1994年3月更名為湖南農業大學。學校是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建設單位,是農業農村部與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學、全國首批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試點建設單位、湖南省國內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茶學學科是湖南農業大學的特色與優勢專業,2007年茶學專業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特色專業”,2014獲批教育部首批“卓越農林人才培養改革”試點專業,2018年進入湖南省“國內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學科圍繞茶葉功能成分利用與深加工、茶葉加工理論與新技術、茶樹生物技術與種質創新、茶樹生理與優質栽培、茶文化與茶業經濟五個研究方向,積極開展茶學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對外交流合作等各項工作。
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學科已成為“學、研、產、用”緊密結合、“農、工、貿、文”協同創新的特色優勢學科,并在茶葉深加工與功能成分利用、茶葉加工理論與技術、茶樹分子生物學等領域形成了研究特色與核心競爭力。
湖南農業大學是白沙溪茶廠最早產學合作院校。曾開展多場安化黑茶獨特功效探討研究,產生了一定的合作成果。2017年,湖南農業大學教授劉仲華院士牽頭、公司參與合作的《黑茶提質增效關鍵技術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研究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4、浙江大學茶學院:
浙江大學茶學院本茶學學科建于1952年,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現已發展成為多學科交叉的特色學科,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茶學學科于1957年招收國外留學生,1962年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1991年開始建設博士后流動站學科點。在1989年、2002年和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遴選中分別列為國家級重點學科。
茶葉研究所負責茶學領域的研究生培養和相關科學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物技術與茶資源利用,茶葉化學與綜合利用,制茶工程與茶葉品質鑒定,茶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等。茶學院師資力量強大,科研條件良好,主要研究室包括:茶樹生物技術實驗室、茶資源利用實驗室、茶葉品質鑒定實驗室、茶園管理與安全生產實驗室、茶葉深加工實驗室、茶葉化學實驗室、茶葉天然產物實驗室等;白沙溪茶廠為長期合作單位,其學科劉祖生教授、胡月齡副教授夫婦是安化小淹人家鄉人,曾多次來安、來白沙溪指導家鄉茶產業發展,牽線搭建科技支撐橋梁。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屠幼英博士及其團隊也曾幾次來白沙溪進行茶葉內含成份研究探討,特別茶葉降氟研究課題進行深入交流,為企業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5、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
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杭州茶葉研究院(簡稱中茶院)成立于1978年,是直屬于全國供銷總社的國家級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集茶葉科學研究、質量監督檢驗、標準化、職業技能培訓鑒定、技術信息服務和產業化示范于一體。
公司長期與該院產學合作,重點針對黑茶和邊銷茶高氟含量和高稀土含量問題,研究院牽頭圍繞茶葉原料稀土、氟素含量控制技術這一主線,系統開展了我國茶葉稀土和氟素來源、測定技術、現狀、沖泡浸出率及控制技術研究,提出了源頭控制理論,并集成稀土、氟素控制關鍵技術,在典型企業示范應用。針對邊銷茶高氟含量問題,開展了基于源頭控氟的原料生產基地評價技術體系和氟素控制及降氟技術的集成研究和應用,牽頭制定GH/T 1126《茶葉氟含量控制技術規程》,選建低氟茶園示范基地6832畝,研制了茶樹鮮葉氟素快速測定技術及快速測定儀用于氟含量的過程監測,對提高茶葉質量安全,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受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委托開展了茶葉稀土元素風險暴露評估,制定行業標準GH/T 1125《茶葉稀土含量控制技術規程》,獲得省部級成果登記3項,發表論文15篇,“茶葉稀土浸出特性研究與含量控制關鍵技術集成示范”成果獲2018年度中國商業聯合會科學技術獎,代表了茶葉稀土安全性研究的最新行業水平,高度契合我國茶葉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需求和前瞻性引領,對助推我國茶葉稀土標準的取消發揮了重要作用。
6、湖南省中南大學:
中南大學(Central South University),簡稱“中南”,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是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部省重點共建高水平大學和國家“2011計劃”首批牽頭高校,2017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入選世界一流大學A類建設高校。中南大學由原湖南醫科大學、長沙鐵道學院與中南工業大學于2000年4月合并組建而成。原中南工業大學的前身為創建于1952年的中南礦冶學院,原長沙鐵道學院的前身為創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學院,兩校的主體學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創辦的湖南高等實業學堂的礦科和路科。原湖南醫科大學的前身為1914年創建的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是我國創辦最早的西醫高等學校之一。
白沙溪于2017年與“南湘雅”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合作,利用藥理藥效平臺共同創新研發益生元黑茶,融合現代科學精心研制功能性飲品。2018年,正式推出益生黑茶產品,主要調理改善人類腸道循環問題,對便秘,殺菌排毒有特殊功效。是純天然食品( 飲品),是高科技專利產品,她融合益生元與黑茶的優勢,飲用效果不同于一般黑茶產品,是黑茶功效的加強版,得到權威專家一致認定。
7、安化黑茶學校:
安化縣職業中專學校(安化黑茶學校)是安化縣內唯一一所由縣人民政府舉辦,縣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學校創辦于1956年,開辦以來,培養了3萬多名技術技能人才,為高等院校輸送新生6200多人,許多畢業生成長為行業精英、企業高管和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學校校園面積18.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5萬平方米,教職工334人,在校學生4758人。開設機電技術應用、茶葉生產與加工、旅游服務與管理等14個專業,是一所校園環境優美、專業布局合理、文化底蘊深厚、辦學特色鮮明、服務能力突出的綜合性中等職業學校。
三、基地建設目標
通過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創新發展,建設安化黑茶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充分發揮安化黑茶歷史文化和技術資源優勢,培養和造就一批專業技術人員、茶文化教育培訓人才、創造創業型工匠人才,吸引一批特需人才投身安化茶旅文康產業,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和人才建設成長平臺,進而吸引外部資金投資安化茶旅文康大產業建設。
四、基地建設內容
1、打造一個安化黑茶商學院
通過與各高校開展產教融合合作,依托白沙溪基地產教融合基地,建設一個安化黑茶商學院。商學院面向全國黑茶愛好者和從業者定期開展技術技能培訓、安化黑茶文化交流探討、安化黑茶科研項目研討、安化黑茶非遺技藝傳承制作體驗,同時頒發相應資質證明或證書。通過商學院的培訓為安化黑茶茶旅文康產業發展培養一批專業技術后備人才,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學院名稱:白沙溪黑茶商學院
學院培訓規模:每期100—200人
學院培訓內容:安化黑茶技術、安化黑茶文化、茶產業科研教育、梅山民俗文化、大健康產業知識、評茶品鑒茶藝技能、導游講解技能、品牌打造技能、線上線下營銷技能。
學院投資預算:1000萬元
2、打造安化黑茶科研技術創新孵化中心
1)、依托湖南省安化黑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劉仲華院士工作站雄厚的技術實力,結合白沙溪茶廠自動化、智能化黑茶生產線,開展安化黑茶科研創新實踐,對接課題專業研究探討,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教融合應用。
2)、依托白沙溪市場品牌優勢和全國營銷渠道優勢,將各科研院所和高校學生至科技成果快速形成消費產品推向市場,轉化為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3)、建設規劃:安化黑茶科研技術創新孵化中心
投資預算:500萬元
3、建立湖南省茶旅文康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長期以來,公司依托白沙溪歷史文化和傳統工藝優勢,打造安化黑茶茶旅文康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2018年,湖南省教育廳認定白沙溪為湖南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基地面向全省中小學生和學生家長開展傳統工藝生產實踐教育培訓,培養中小學生對傳統工藝的興趣和愛好,學習安化黑茶傳統工藝文化知識,參與傳統工藝生產實踐,引導實踐創新應用,構建產品開發、生產、營銷體系概念,促進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與運用,提升中小學生的綜合素質與潛能。并通過實踐教育,基地頒發國家認可的實踐教育證明證書。
基地規劃:湖南省省級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基地接待規模:500人每次
基地研學實踐課程:小小茶藝師、茶馬古道情、品讀茶文化、匠心茶工匠、茶園栽培管理等
基地投資預算:300萬
建設一個國家AAAA級茶葉加工工業旅游示范景區
聯合建設國家AAA級景區白沙溪茶廠和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陶澍陵園,打造白沙溪跨資江兩岸茶旅文康工業旅游AAAA級旅游示范景區。打造一條資江旅游通道,建設兩岸沿江風光帶,配套一批茶園旅游設施,建立一個游客接待中心。
景區投資預算:3000萬
4、打造一家省級黑茶文化博物館
安化黑茶有著上千年發展歷史,為展現安化黑茶悠久歷史文化價值與社會價值,以白沙溪茶廠80多年創業創新履程,就是一部安化黑茶發展歷史縮影,是一部安化茶人近代復興傳統技藝創新現代品牌的實踐奮斗史;是一部充分利用安化黑茶技藝結合現代科技研究教育展示安化黑茶健康產業潛力的經典代表作。由此,白沙溪從2009年整理收集資料,建設“白沙溪黑茶文化博物館”;2015年進行擴建增容,生產發展經歷豐富、館藏實物真實、文化歷史脈絡清晰、品牌建設卓有成效。是一部安化黑茶發展歷史的活字典。在此基礎上打造一家省級黑茶文化博物館,將推動產業發展,提升湖南黑茶產業影響力起到深遠作用。
博物館規格:省級文化博物館
博物館面積:2000平米
博物投資預算:600萬
5、建設一個安化黑茶有機生態示范茶園康養基地
以白沙溪鈞澤源有機生態茶園為基礎,與科研院所合作建設一個安化黑茶有機茶種植制作創新實踐教育和康養基地?;孛嫦虿枞~從業者、受好者、院校學生教育開展茶園種植研究實驗和產品創新實踐教育培訓、茶康養項目研究開發,面向游客和中老年人群開展茶園康養休閑旅游。
基地面積:1000畝
基地規劃:科研實驗基地,茶園康養基地,種植示范教育基地。
基地投資預算:1000萬
五、總體規劃計劃投資
基地總投資:6400萬
企業自籌資金:3000萬
吸引投資:1400萬
申請政府支持:2000萬
六、建設時間規劃
2021年至2023年。部分項目持續時間稍長。
七、基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分析
對于三年總體建設規劃均圍繞縣委縣政府茶旅文康融合發展戰略,帶動安化全域經濟發展為目標,雖投資較大,但均有一定基礎,且積累了一定操作經驗與帶動效益,主要是提升與配套建設工程,重點在于茶旅通道建設與4A景區打造,都離不開各級政府部門的重視、協作、支持。公司將在抓好企業穩步發展的前提下,積極創造條件,加大建設投入,并申請省市各級項目支持與財政扶持,爭取實現預期目標。其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可觀。
據初步分析:
一是通過六大規劃目標形成合力,全面進行安化黑茶宣傳推廣,安化黑茶公共品牌影響力將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二是培養造就安化黑茶專業技術、產學研究人才25000人,推動安化黑茶產業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深入開展安化黑茶獨特功效、產品創新提升產品經濟價值與社會價值,擴大產業綜合效益1個億以上。
四是拓寬發展路徑,推動產業跨界融合創新,擴大招商引資,創新研發安化黑茶衍生產品鏈,提升產品附加值與產業財富廣闊的發展前景。未來發展將無可限量。這也是安化黑茶企業與安化黑茶整個產業提升綜合效益帶動全域經濟發展必要思路。
五是探索安化黑茶旅游經濟帶動效應,增加縣域流動人口,增加就業渠道,增加就業崗位上萬個,發展產業鏈經濟,年增加帶動收入達3-5個億以上。
湖南省白沙溪茶廠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1月12日